紫苏子为一年生草本,高30~150 cm。了解有关紫苏叶相关信息,可以参考紫苏叶一文。
紫苏子基本资料
植物学名 : 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
药材中文名 : 紫苏子
基原 : 为唇形科Lamiaceae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的果实。
使用部位 : 果实
主产地 : 中国大陆
生产地 : 分布于中国大陆大部分地区,主产于湖北、河南、山东、江西、浙江、四川、河北、黑龙江等地,以湖北产量较大。台湾全境各地均有栽培。
采收及加工 :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药材拉丁名 : Fructus Perillae
药材别名 : 苏子《本草经集注》,黑苏子《饮片新参》,铁苏子《江苏省植物药材志》,荏子(河北、甘肃)。
通用拼音 : Zih Su Zih
汉语拼音 : Zi Su Zi
紫苏子药材性状
本品卵圆形,径1.30~1.98mm,外表灰棕~暗棕色,有隆起之网状花纹,一端较尖 ,有果柄痕。果皮薄,质硬脆,易压碎,种仁黄白色,富油质。
紫苏子组织鉴定
果实之横切面
外皮木栓化,黄棕色,隐约可见细胞纹理,呈类纺锤形。下方为一列栅状细胞,由石细胞组成,长约25~32.5μm,细胞界很不明显,呈木化。内侧由数层颓废细胞所组成,呈黄棕色,其中散有导管成分,呈弱木化。颓废细胞下方为一至数层的孔斑细胞层异形石细胞,直径6.25~10.5μm,切线向,类多角形或纺锤形,细胞界限不明显,壁厚薄不一,纹孔较密,有的胞腔不明显,弱木化。此层与子叶细胞间形成裂隙分离。子叶细胞最外围一层细胞较小,呈类长方形或扁椭圆形,内部细胞较大呈类多角形或类长方形,壁薄,充满淀粉粒和脂肪油滴。
紫苏子HPLC指纹图谱
检液及样品配制方式
(1)内标准液(I.S)配置
取252.5.0mg 咖啡因置于250mL定量瓶中,以70%乙醇(EtOH)溶解定容至刻度,作为内标准液(I.S.)。
(2) 萃取方式
将紫苏子药材以粉碎机打成粉末,精秤1.0g粉末,置入50mL离心管中,加入8 mL 70% EtOH水溶液后,超音波(Bornson 5210/8510)震荡15分钟,以Hermle Z-400离心机2500rpm转速离心10 min,取上层液,残渣再加入8 mL 70% EtOH超音波震荡15分钟,重复共三次。将三次的上层液合并,置于25mL定量瓶中,并以70% EtOH定容至25mL。取0.3mL内标准液(咖啡因)及9.7 mL萃取液混合至10mL,作为检测液。
紫苏子化学指纹图谱建立
(1)共有指纹峰的标定
取HPLC检测紫苏子药材所得的HPLC层析图谱,标定各批紫苏子药材指峰出现之时间及相对时间(指峰出现时间除内标物I.S.时间),做为该药材必有指峰出之现参考依据,Peak挑选条件如下:
Slope Sensitivity | Peak Width | Area Reject | Height Reject |
5 | 0.05 | 100 | 40 |
(2) 共有指纹峰相对滞留面积的比值
以HPLC检测紫苏子样品的层析图谱,计算各指峰相对滞留面积,将各指峰绝对滞留面积除以内标物(I.S.)绝对滞留面积,作为指峰相对滞留面积。各指峰相对滞留面积除以参照物指峰相对滞留面积(参照物指峰相对滞留面积选取要求,峰面积相对较大且较稳定的共有峰),计算出各指峰相对滞留面积与参照物峰相对滞留面积的比值,做为指峰相对滞留面积比值。
(3) 化学指纹雷达图谱制作
将紫苏子药材以HPLC检测分析得其UV吸收指峰图谱,标记编号各指峰时间,计算药材各指峰相对面积比值平均值,并求得S.D值与相对应之化合物编号。以HPLC图谱中各指峰编号为外围圆圈坐标,相对应于指峰编号之相对面积比值为该坐标轴的数值,并标出±S.D值,制作成简易清楚之药材化学指纹雷达图谱。
紫苏子的化学成分
紫苏种子含脂肪酸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主要有亚麻酸(linolen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花生酸等。此外尚含有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版权申明:转载请注明 植提网 » 紫苏子 Fructus Perillae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没有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估和确认,来自公开发表的文献,由植提网整理发布,仅供参考。
如果您想对该产品信息进行补充请在文章后留言或者联系我们网站客服,将有机会获得免费企业或个人推广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