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茎直立,木质化,表面有纵条纹,紫色,多分枝,老枝光滑,幼嫩枝被有灰白色细柔毛。营养枝上的叶,叶柄长约1.5厘米,叶片2~3回羽状裂或掌状裂,小裂片线形或卵形,密被白色绢毛;花枝上的叶无柄,羽状全裂,裂片呈线形或毛管状,基部抱茎,绿色,无毛。头状花序多数,密集成圆锥状;总苞球形,苞片3~4层,光滑,外层小,卵圆形,内层椭圆形,背部中央绿色,边缘膜质;花杂性,淡紫色,均为管状花;雌花长约1毫米,雌蕊1枚,柱头2裂,叉状;两性花略长,先端膨大,5裂,裂片三角形,下部收缩呈倒卵状,雄蕊5枚,聚药,先端尖尾状,基部具短尖,雌蕊1枚,柱头头状,不分裂。瘦果长圆形,无毛。花期9~10月。果期11~12月。
茵陈蒿基本资料
植物学名 : 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 et Kit.
药材中文名 : 茵陈蒿
基原 : 为菊科Compositae植物滨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 et Kit. 或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 的地上部份。
使用部位 : 地上部
主产地 : 中国大陆
生产地 : 分布于中国大陆各地,主产于陕西、河北、山西等地。
采收及加工 : 栽后第2年3~4月即可采收嫩梢,可连续采收3~4年。
药材拉丁名 : Herba Artemisiae Scopariae
药材别名 : 因尘《吴普本草》,马先《广雅》,茵蔯蒿《雷公炮炙论》,茵陈《本草经集注》)因陈蒿《本草拾遗》,石茵蔯《日华子》,绵茵陈《本经逢原》,绒蒿《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臭蒿、安吕草《江苏省植物药材志》)婆婆蒿《山东中药》,野兰蒿《湖南药物志》,黄蒿、狼尾蒿(东北),西茵陈(西北)。
通用拼音 : Yin Chen Hao
汉语拼音 : Yin Chen Hao
茵陈蒿的药材性状
干燥幼苗灰白或灰绿色,全体密被白色茸毛。茎细小,除去表面白色茸毛,可见明显纵纹。
茵陈蒿的组织鉴定
1.茎横切面
表皮细胞1列,呈类方形,具多细胞非线毛。其内为6~8层的皮层细胞,亦呈切线性延长,不木化。韧皮纤维成束,木化。维管束外韧型,成环状排列。韧皮部细胞较小,形状不规则。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强木化,导管口径大有木纤维,径约20~25μm;导管以有缘孔纹导管为主,尚可见螺纹导管。髓部细胞呈类多角形,径约40~80μm。
2.叶横切面
上表皮细胞壁较平直,下表皮细胞壁波状弯曲;上下表皮细胞均具多细胞非线毛。叶肉栅状组织为2~3列细胞,穿过主脉。主脉维管束1个,外韧型,呈新月形,木质部导管呈放射状排列。
HPLC指纹图谱
检液及样品配制方式
(1)内标准液(I.S)配置
精称117.6 mg的o-phthalic acid溶于甲醇溶液中,以定量瓶配制成100 mL,作为内标准品溶液。
(2) 茵陈指标成份chlorogenic acid配制
精称81.5 mg的chlorogenic acid溶于甲醇溶液中,以定量瓶配制成100 mL作为标准溶液。
(3)萃取方式
将茵陈药材以粉碎机打成粉末,精称2.0g茵陈粉末,置入50 mL离心管中,加入20 mL甲醇后,在室温下作超音波(ULTRASONIC LC30)震荡萃取30分钟,取出萃取液置入15 mL离心管中,以UNIVERSAL 10A离心机2500 rpm转速离心5 min,取上层液,残渣再加入20 mL甲醇超音波震荡30分钟,重复萃取共二次。将二次的上层液合并后减压浓缩至7 mL左右,加入内标准品溶液1 mL,并以定量瓶加入甲醇稀释至10 mL作为检测液。
化学指纹图谱建立
(1)共有指纹峰的标定
取HPLC检测茵陈药材所得的HPLC层析图谱,标定各批茵陈药材指峰出现之时间及相对时间(指峰出现时间除内标物I.S.时间),做为该药材必有指峰出之现参考依据。
(2) 共有指纹峰相对滞留面积的比值
以HPLC检测茵陈样品的层析图谱,计算各指峰相对滞留面积,将各指峰绝对滞留面积除以内标物(I.S.)绝对滞留面积,作为指峰相对滞留面积。各指峰相对滞留面积除以参照物指峰相对滞留面积(参照物指峰相对滞留面积选取要求,峰面积相对较大且较稳定的共有峰),计算出各指峰相对滞留面积与参照物峰相对滞留面积的比值,做为指峰相对滞留面积比值。
(3) 化学指纹雷达图谱制作
将茵陈药材以HPLC检测分析得其UV吸收指峰图谱,标记编号各指峰时间,计算药材各指峰相对面积比值平均值,并求得S.D值与相对应之化合物编号。以HPLC图谱中各指峰编号为外围圆圈坐标,相对应于指峰编号之相对面积比值为该坐标轴的数值,并标出±S.D值,制作成简易清楚之药材化学指纹雷达图谱。
茵陈蒿的化学成分
全草含挥发性油,其成份有丁醛(butyraldehyde),糠醛(furfuraldehyde),桉叶素(cineole),葛缕酮(carvone),侧柏酮(thujone),侧柏醇(thujylalcohol),丁香油酚(eugenol),异丁香油酚(isoeugenol),糠醇(furfurol),欧芹脑(apiol),对-聚繖花素(p-cymol, p-cymene),月桂烯(myrcene),α-、β-蒎烯(α-、β-pinene),荜澄茄烯(cadinene),乙酸尨牛儿醇酯(geranylacetate),α-姜黄烯(α-curcumene),茵陈二炔(capillene)及茵陈二炔酮(capillin)等,全草还含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对-羟基苯乙酮(p-hydroxyacetphenone),大黄素(emodin)。花蕾、花和果实含蒿属香豆精即马栗树皮素二甲醚或6,7-二甲氧基香豆精(scoparone, esculetindimethyleter, 6,7-dimethoxycoumarin)。花序含芸香苷(rutin) ,槲皮素-3-O-葡萄糖半乳糖苷(quercetin-3-O-glucogalactoside),山柰酚-3-O-葡萄糖半乳糖苷(kaempferol-3-O-gulcogalactoside),槲皮素-3,7-芸香半糖乳糖苷(quercetin-3,7-rutinogalactoside),槲皮素-3,7-芸香糖二半乳糖苷(quercetin-3,7-rutinodigalactoside),7-甲基香橙素(7-methylaromadendrin),鼠李柠檬素(rhamnocitrin),5,7-二羟基-6,3′,4′-三甲氧基黄酮(eupatilin),滨蓟黄素(cirsimaritin),3,5,3′,4′-四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eupatolitin),7-甲基马栗树皮素(7-methylesculetin)和东莨菪素(scopoletin)。
地上部份含蒿黄素(artemetin),紫花牡荆素(casticin),匙叶桉油烯醇(spathulenol)和茵陈素(capillarin)。
茵陈蒿的指标成分
Capillarisin (茵陈色原酮)
化学式:C16H12O7
分子量: 316.27 (g/mole)
HPLC分析条件:
分析管柱: Inerstil ODS-2, 5 μm, 4.6×150 mm, 9CI10029
移动相: Acetonitrile / Water = 80/20 (v/v),
流速: 0.3 mL/min
侦测波长: 288 nm
管柱温度: 室温
来源:菊科植物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的地上部分。
Chlorogenic acid (氯原酸)
化学式:C16H18O9
CAS No: 327-97-9
分子式: C16H18O9
分子量: 354.32 (g/mole)
熔点: 204-206 ℃
UV lnm:329, 246, 220
IRKBrmaxcm-1: 3400, 1708, 1660, 1620, 1640, 985, 835
TLC:
展开溶媒:正丁醇:水:冰醋酸=7:2:1
点 注 量:2ml
展开距离:8cm
检测方法:白光下检测
结 果:在Rf=0.42处有黄色斑点
HPLC分析条件:
分析管柱:Inertsil ODS-2, 5μm 4.6×250mm
移动相:A:ACN/MeOH=80:20
B:0.1% H3PO4
流速: 1ml/min
侦测波长:254nm
冲提程序:
Time (min) | A (%) | B (%) |
0 | 10 | 90 |
40 | 90 | 10 |
来源:分布于茜草科植物咖啡(Coffea arabica),蓬子菜(Galium verum)的全草;茶科植物茶(Thea sinensis)的叶;梧桐科植物可可(Theobroma cacao);蔷薇科植物英国山楂(Cratacgusoxyacantha)的果实;千屈菜科植物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的花;无患子科植物坡柳(Dodonaea viscose);水龙骨科植物欧亚水龙骨(Polypodium vulgare)的根茎;马鞭草科植物假败酱(假马鞭)(Stachytarpheta jamaicensis)的根;十字花科植物卷心菜(Brassica Oleracea var.capitata)的茎、叶;寥科植物萹蓄(Polygonum aviculare)的全草;忍冬科植物蒴藿(Sambucusjavanica)的全草。
制备方法:
1.从咖啡中提取氯原酸
取咖啡种子用10倍量80%乙醇煮沸后,趁热过滤,滤液蒸去乙醇后,于残留液中加入与生药等量的沸水,冷后用等量乙醚振摇洗涤2次,然后加5~8倍量水稀释过滤,加醋酸铅至不再生成沉淀为止,滤取沉淀,水洗,再用10%硫酸脱铅,过滤,滤液中主含氯原酸,精制后得纯品。
2.从金银花中提取氯原酸
取金银花水煎2次,煎液减压浓缩至1:2.5(即1kg生药得2.5kg浓缩液),缓缓加入20%的石灰乳悬浊液调至pH10左右,离心分取沉淀物,将沉淀与2倍量乙醇共同磨成稀浆。在搅拌下,滴加50%硫酸,溶液调至pH3左右,充分搅拌,离心除去固体物。滤液以浓硷调至pH6,回收乙醇,减压烘干,得粗提物。取粗提物溶于2-3倍量水中,用浓盐酸调至pH2,以醋酸乙酯提取数次,醋酸乙酯提取液用适量活性炭回流脱色,过滤,滤液浓缩后分次加入适量氯仿,滤取析出的淡黄色固体物,减压干燥得精品,总收率约0.5%。
版权申明:转载请注明 植提网 » 茵陈蒿 Herba Artemisiae Scopariae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没有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估和确认,来自公开发表的文献,由植提网整理发布,仅供参考。
如果您想对该产品信息进行补充请在文章后留言或者联系我们网站客服,将有机会获得免费企业或个人推广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