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土防己基本资料
植物学名 : Cyclea ochiaiana (Yamamoto) S. F. Huang & T. C. Huang
药材中文名 : 台湾土防己
基原 : 为防己科Menispremaceae植物台湾土防己Cyclea ochiaiana(Yamamoto) S. F. Huang & T. C. Huang的块根。
使用部位 : 块根
主产地 : 台湾
生产地 :台湾特有植物,分布于全境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区之林缘。
采收及加工 : 全年可采,采块根,切片或切段,晒干。
药材拉丁名 : Radix Cyxleae Ochiaianae
药材别名 : 兰屿蝙蝠藤、乌藤仔、九股藤(臺湾)。
通用拼音 : Tai Wan Tu Fang Ji
汉语拼音 : Tai Wan Tu Fang Ji
药材性状
常绿藤本,幼嫩茎披毛,叶互生,具长柄。叶片三角状卵形,先端渐尖,基部钝形或近心形,2~5疏裂或全缘,背面被毛。
组织鑑定
1.茎横切面
表皮细胞1列,切向延长。皮层狭窄。中柱鞘纤维间有石细胞,并与韧皮髓线部位的石细胞相连成波浪形环。石细胞壁厚,层纹、孔沟明显。维管束双韧型,呈环状排列。韧皮部宽广,细胞呈不规则形,排列紧密。木质部发达,导管呈类圆形,多单个分布或2~3个相连,径约35~120μm。导管以孔纹导管为主。内生韧皮部在木质部内侧,呈束状排列。髓线宽窄不一。髓部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2.叶横切面
上下表皮均为1列呈类圆形、方形的细胞,具单细胞非腺毛。栅状组织细胞1列,未通过主脉。主脉维管束1个,为双韧型,呈类圆形,维管束被1~6层纤维包围成圆形、类圆形,接近上下表皮处纤维群层数较多,两侧较少。主脉处表皮内侧均有厚角组织2~3列。
HPLC指纹图谱
检液及样品配制方式
(1) 内标准液(I.S.)配置
取10.mg 2-hydroxy-1,4-naphthaguinone至於5mL定量瓶中,以70%甲醇定容志刻度,配製成2 mg/mL 之内标准液。
(2) 萃取方式
将台湾土防己的叶片以粉碎机打成粉末,精秤 3 g台湾土防己粉末,置入 50mL 离心管中,加入 8 mL 70% EtOH 水溶液后,超音波 (Bransonic 8120R-DTH) 震盪 15 分鐘,以 Hitachi DF15D2 离心机 2500RPM 转速离心 10 min,取上层液,残渣再加入 8 mL 70% EtOH 超音波震盪15分鐘,重复共三次。将三次的上层液合併,置於 25mL 定量瓶中,并以 70% EtOH 定容至 25mL。取 1mL 内标準液与9mL萃取液混合,作为检测液。
化学指纹图谱建立
(1) 共有指纹峰的标定
取HPLC检测台湾土防己叶片所得之HPLC层析图谱,标定各批台湾土防己药材指峰出现之时间及相对时间(指峰出现时间除内标物I.S.时间),做为该药材必有指峰出之现参考依据
(2) 共有指纹峰相对滞留面积的比值
以HPLC检测台湾土防己样品的层析图谱,计算各指峰相对滞留面积,将各指峰绝对滞留面积除以内标物(I.S.)绝对滞留面积,作为指峰相对滞留面积。各指峰相对滞留面积除以参照物指峰相对滞留面积(参照物指峰相对滞留面积选取要求,峰面积相对较大且较稳定的共有峰),计算出各指峰相对滞留面积与参照物峰相对滞留面积的比值,做为指峰相对滞留面积比值。
(3) 化学指纹雷达图谱製作
将台湾土防己叶片以HPLC检测分析得其UV吸收指峰图谱,标记编号各指峰时间,计算药材各指峰相对面积比值平均值,并求得S.D值与相对应之化合物编号。以HPLC图谱中各指峰编号为外围圆圈座标,相对应於指峰编号之相对面积比值为该座标轴的数值,并标出±S.D值,製作成简易清楚之药材化学指纹雷达图谱。
化学成分
块根含岛藤硷(insularine)。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没有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估和确认,来自公开发表的文献,由植提网整理发布,仅供参考。
如果您想对该产品信息进行补充请在文章后留言或者联系我们网站客服,将有机会获得免费企业或个人推广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