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立灌木;小枝无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
台湾山豆根基本资料
植物学名 : Euchresta formosana (Hay.) Ohwi
药材中文名 : 台湾山豆根
基原 : 为豆科Fabaceae植物台湾山豆根Euchresta formosana (Hay.) Ohwi的根或枝叶。
使用部位 : 根或枝叶
主产地 : 台湾
采收及加工 : 全年挖彩带茎的根部,晒干;采枝叶,晒干。
药材拉丁名 : Radix Euchrestae Formosanae
药材别名 : 杉豆根、七叶连、七叶莲、青根(台湾)。
通用拼音 : Tai Wan Shan Dou Gen
汉语拼音 : Tai Wan Shan Dou Gen
药材性状
根长圆柱形,表面有皱纹。茎,表面褐色,具纵纹。叶互生,具长柄,奇数羽状复叶。小叶7~9枚,对生,具短柄,叶片革质,长椭圆形,基部钝形,先端渐尖,全缘,鲜绿色,光滑无毛)。
组织鉴定
1.茎横切面
最外层为木栓层,由数层长方形细胞组成,栓皮细胞具木化及木栓化反应且易向内卷曲。皮层宽广,约有8~10层,类长椭圆形及不规则形柔细胞组成。维管束为外韧型,呈环状排列。在薄壁细胞中散生著厚壁之韧皮纤维,韧皮部不甚发达。木质部由导管、木纤维、木部薄壁细胞组成,导管以孔纹导管为主,可见螺纹导管,径约25~30μm。木部髓线明显1~2列。中央为髓,薄壁细胞呈类圆形,径约30~60μm,常有淀粉粒及草酸钙方晶散在。
2.叶横切面
上表皮细胞1列,呈类方形;下表皮细胞较小,呈类圆形,均被角质层。栅状组织细胞1列,穿过主脉。主脉维管束1个,为外韧型,呈新月形。木质部导管呈放射状排列。柔细胞排列疏鬆。纤维成环。
HPLC指纹图谱
检液及样品配制方式
(1) 内标准液(I.S.)配置
取100.2mg caffeic acid置于100mL定量瓶中,以70%乙醇(EtOH)溶解定容至刻度,作为内标准液(I.S.)。
(2) 萃取方式
将台湾山豆根的根以粉碎机打成粉末,精秤1 g粉末,置入50mL离心管中,加入8 mL 70% EtOH水溶液后,超音波(Bornson 5210/8510)震盪15分鐘,以Hermle Z-400离心机2500RPM 转速离心10 min,取上层液,残渣再加入8 mL 70% EtOH超音波震盪15分鐘,重复共三次。将三次的上层液合併,置于25mL定量瓶中,并以70% EtOH定容至25mL。取2mL内标準液(caffeic acid)及8mL萃取液混合至10mL,作为检测液。
化学指纹图谱建立
(1)共有指纹峰的标定
取HPLC检测台湾山豆根的根部所得之HPLC层析图谱,标定各批台湾山豆根药材指峰出现之时间及相对时间(指峰出现时间除内标物I.S.时间),做为该药材必有指峰出之现参考依据
(2)共有指纹峰相对滞留面积的比值
以HPLC检测台湾山豆根样品的层析图谱,计算各指峰相对滞留面积,将各指峰绝对滞留面积除以内标物(I.S.)绝对滞留面积,作为指峰相对滞留面积。各指峰相对滞留面积除以参照物指峰相对滞留面积(参照物指峰相对滞留面积选取要求,峰面积相对较大且较稳定的共有峰),计算出各指峰相对滞留面积与参照物峰相对滞留面积的比值,做为指峰相对滞留面积比值。
(3)化学指纹雷达图谱製作
将台湾山豆根的根部以HPLC检测分析得其UV吸收指峰图谱,标记编号各指峰时间,计算药材各指峰相对面积比值平均值,并求得S.D值与相对应之化合物编号。以HPLC图谱中各指峰编号为外围圆圈座标,相对应于指峰编号之相对面积比值为该座标轴的数值,并标出±S.D值,製作成简易清楚之药材化学指纹雷达图谱。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没有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估和确认,来自公开发表的文献,由植提网整理发布,仅供参考。
如果您想对该产品信息进行补充请在文章后留言或者联系我们网站客服,将有机会获得免费企业或个人推广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