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核基本资料
植物学名 : Litchi chinensis Sonn.
药材中文名 : 荔枝核
基原 : 为无患子科Sapindaceae植物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的种子。
使用部位 : 种子
主产地 : 中国大陆
生产地 : 分布于中国大陆南部地区,主产于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台湾中部广为栽培。
采收及加工 : 6~7月果实成熟食采摘,食荔枝肉(假种皮)后收集种子,洗净,晒干。
药材拉丁名 : Semen Litchi
药材别名 : 荔核《景岳全书》,荔仁《广西中药志》,枝核《四川中药志》,大荔核《药材学》。
通用拼音 : Li Jhih He
汉语拼音 : Li Zhi He
荔枝核的药材性状
本品呈长椭圆形,略扁,长2〜2.35cm,径1〜1.7cm。表面棕红或棕紫色,光滑,有纵皱纹,一端有黄白色种脐,质坚硬,内有二片肥厚子叶,灰黄色,质亦坚实。
荔枝核的组织鉴定
核横切面
外种皮细胞壁呈棕黄色。表皮细胞呈长方形,径向延长,长25〜35μm,宽6〜15μm;其内有薄壁细胞约10〜13列,细胞呈长椭圆形,切向延长,有细胞间隙,并具有导管,以螺纹导管为主。油细胞类圆形或长圆形,黄棕色。维管束断续环状排列。靠近内种皮内表皮的数层薄壁细胞已颓废,细胞皱缩,间隙大。种皮的内果皮为1列薄壁细胞,扁平,长短不一。子叶细胞壁薄,细胞呈类圆形〜不规则多角形,子叶细胞充满淀粉粒。淀粉粒多数,单粒类圆形或椭圆形,径3.5〜8μm;复粒由2〜4粒组成,脐点明显。
HPLC指纹图谱
检液及样品配制方式
(1)内标准液(I.S)配置
取249.7mg 苯甲酸置于250mL定量瓶中,以70%乙醇(EtOH)溶解定容至刻度,作为内标准液(I.S.)。
(2) 萃取方式
将荔枝核药材以粉碎机打成粉末,精秤2 g粉末。以ASE 100做萃取,条件如下:
溶剂:10% EtOH
温度:60 ℃
压力:1500 psi
预热时间:5分钟
萃取时间:10分钟
溶剂量:15 mL
吹气时间:90秒
化学指纹图谱建立
(1)共有指纹峰的标定
取HPLC检测荔枝核药材所得的HPLC层析图谱,标定各批荔枝核药材指峰出现之时间及相对时间(指峰出现时间除内标物I.S.时间),做为该药材必有指峰出之现参考依据,Peak挑选条件如下:
Slope Sensitivity | Peak Width | Area Reject | Height Reject |
3 | 0.01 | 20 | 10 |
(2) 共有指纹峰相对滞留面积的比值
以HPLC检测荔枝核样品的层析图谱,计算各指峰相对滞留面积,将各指峰绝对滞留面积除以内标物(I.S.)绝对滞留面积,作为指峰相对滞留面积。各指峰相对滞留面积除以参照物指峰相对滞留面积(参照物指峰相对滞留面积选取要求,峰面积相对较大且较稳定的共有峰),计算出各指峰相对滞留面积与参照物峰相对滞留面积的比值,做为指峰相对滞留面积比值。
(3) 化学指纹雷达图谱制作
将荔枝核药材以HPLC检测分析得其UV吸收指峰图谱,标记编号各指峰时间,计算药材各指峰相对面积比值平均值,并求得S.D值与相对应之化合物编号。以HPLC图谱中各指峰编号为外围圆圈坐标,相对应于指峰编号之相对面积比值为该坐标轴的数值,并标出±S.D值,制作成简易清楚之药材化学指纹雷达图谱。
荔枝核的化学成分
种子含皂苷,鞣质和α-亚甲基环甲基甘氨酸(α-methylenecyclopropyl glycin),挥发油有3-羟基丁酮,(3-acetoin),2,3-丁二醇(2,3-butanediol),copaene,顺-丁香烯(cis-caryophyllene),别香橙溪(allo-aromadendrene),葎草烯(humulene),δ-毕澄茄烯(δ-cadinene),α-姜黄烯(α-curcumene),菖蒲烯(calamenene),喇叭茶醇(ledol), guaiazulene,黄根醇(xanthorrhizol)和棕榈酸(palmitic acid)等。
版权申明:转载请注明 植提网 » 荔枝核Semen Litchi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没有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估和确认,来自公开发表的文献,由植提网整理发布,仅供参考。
如果您想对该产品信息进行补充请在文章后留言或者联系我们网站客服,将有机会获得免费企业或个人推广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