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为胡颓子种植物。别名:醋柳、酸溜溜、酸刺。具有活血散瘀、化痰宽胸、补脾健胃功能。主治跌打损伤、食欲不振、咳嗽痰多。主产于两北、华北、两南地区。沙棘野生林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区及河谷、丘陵、河滩、湖泊沿岸等处。适应性强,喜光,耐寒,耐早。对土壤要求不严,瘠薄荒山地、沼泽地边缘以及盐渍草甸均可种植。
(一)沙棘繁殖方法
用种子和扦插繁殖。
(1)选地与整地
宜选土壤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每667平方米施基肥1000千克,深耕20—25厘米,整细整平,做宽1.2米的畦。2.种子繁殖(1)种子选择。选大果沙棘,绥棘1、2号或齐棘1、2号。
(2)播种。春播在5—6月份,插前将种子水浸24小时,然后在畦上按行距10一15厘米,开深3厘米的沟,把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十后镇压,浇水,一般7天左右山出。
(3)扦插繁殖剪取生氏健壮、无病虫害、长势中等的2—3年生枝条,剪成长20厘米,有2—3个芽的插条,斜插入沙床2/3,覆盖薄膜,30天左右生根,翌年春季定植。秋季宜在9月下旬扦插,在苗床保护越冬。
(二)田间管理
1.间苗
幼苗山现第一对真叶时,间除弱苗和密苗:出现第四对真叶时,按株距5厘米定苗。
2.定植
营造沙棘林,要先耕翻土地,除去杂草、树枝、叶块,施入基肥。最好在齐季随起苗随定植,栽植时按行距3米挖定植沟,在定植沟内按株距50—70厘米挖坑,将苗木根茎埋深10一12厘米,覆土踩实,浇水。每年进行2—3次松土除草,早时浇水。迫施1—2次过磷酸钙,有利植株生长和提高产量。
(三)采收加工
沙棘以果实入蓟。播种苗3年开始结果,4—5年进入盛果期:营养繁殖苗2—3年进入盛果期。在冬季末化冻前采收敲打,收起果实晒干或送往工厂加工。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没有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估和确认,来自公开发表的文献,由植提网整理发布,仅供参考。
如果您想对该产品信息进行补充请在文章后留言或者联系我们网站客服,将有机会获得免费企业或个人推广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