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皮肤色素因人种不同,可产生不同种类皮肤颜色,主要由四种生物色素所致,即:黑色素、胡萝卜素、氧化血红蛋白、还原血红蛋白,其中黑色素起主要作用。
一、黑色素代谢
黑色素由黑色素细胞产生,成熟的黑色素细胞位于表皮基底层,将黑色素颗粒输送到表皮的角质形成细胞中。并随着角质层周期性更新而脱落,另有部分黑色素落人真皮内被吞噬细胞吞噬,降解,或经淋巴结,进入血液循环最后由尿中排出。
二、黑色素生化合成
黑色素生化合成机理尚未完全清楚,—般通过下列反应形成黑色素。
三、黑色素代谢的调节药物
(一)促进黑色素增多
(1)脑下垂体分泌的促黑细胞激素[MSH]
(2)性腺分泌的雌激素(孕娠、避孕药、内分泌失调)。
(3)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素(甲状腺机能亢进)。
(4)紫外线照射,可激活酪氨酸的活性。
(5)硫氢基[-SH]活力降低,铜离子释放,酪氨酸酶活性增高。如:皮肤局部炎症,磨削术,换肤,重金属(铁、银、砷、汞等)。
(6)过氧化脂质增多,慢性营养不良,血流不畅,均可使硫氢基来源不足(如:半胱氨酸、甲硫氨酸、维生素A缺乏等)。
(二)抑制黑色素增多
(1)下丘脑分泌的,促黑色素细胞抑制因子[MIF)
(2)交感神经分泌的黑色素细胞抑制因子[MCF]。
(3)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抑制[MSH]
(4)铜离子络合剂,如:半胱氨酸、谷胱甘肽、硫代硫酸钠等。
(5)酪氨酸酶抑制刑。
(6)微量元素:维生素(维生素E、C、A,锌离子)。
(7)SOD、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
(8)防晒剂。
(9)氧化还原剂(氧化反应抑制剂)。
(10)角层剥脱剂。
(11)中药:益气养血、活血化淤类中药。
(12)黑色细胞毒类:如:氨基汞、异丙基几茶酚、N—乙酰半胱氨酸等。
四、注射、口服类脱色增白剂
(一)注射剂
(1)维生素C注射液。
(2)硫代硫酸钠粉针剂。
(3)含甘草提取(强力宁、甘力欣等)类注射剂。
(4)半胱氨酸、谷胱甘肽注射液。
(5)中药、丹参注射液等。
(二)口服剂
(1)维生素A、C、E、甘草甜素片、甘草锌。
(2)皮质类固醇激素、消炎痛。
(3)中药、益气养血、活血化淤类中药。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没有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估和确认,来自公开发表的文献,由植提网整理发布,仅供参考。
如果您想对该产品信息进行补充请在文章后留言或者联系我们网站客服,将有机会获得免费企业或个人推广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