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生草本,高30~80 cm。根中部常膨大为纺锤形的块根。茎丛生,直立,中空。叶片披针形,长6~30 cm,宽1~5.5cm。
淡竹叶基本资料
植物学名 : Lophatherum gracile Brongn.
药材中文名 : 淡竹叶
基原 : 为禾本科Gramineae植物淡竹叶Lophatherum gracileBrongn.的茎、叶。
使用部位 : 茎、叶
主产地 : 中国大陆
生产地 : 分布于中国大陆长江流域以南和西南地区,主产于浙江、安徽、湖南、四川、湖北、广东、广西。台湾全境低海拔处自生。
采收及加工 : 5〜11月花期采收,切去须根,晒干。
药材拉丁名 : Herba Lophatheri
药材别名 : 竹叶门冬青《分类草药性》,迷身草《岭南科学杂志》,山鸡米《华南经济禾草植物》,金竹叶《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长竹叶《江苏植物药材志》,山冬、地竹《广西中药志》,淡竹米《药材学》,林下竹《闽东本草》,碎骨子《纲目》,淡竹(台湾)。
通用拼音 : Dan Jhu Ye
汉语拼音 : Dan Zhu Ye
淡竹叶的药材性状
茎淡黄褐色,中空。叶皱缩卷曲,狭长披针形,灰绿色,叶脉平行,脉间有横纹,在叶背面更为明显。
淡竹叶的组织鉴定
1.叶横切面
叶下表皮由1列细胞组成,细胞呈类圆形或类方形,上表皮细胞较下表皮细胞大且延伸至叶肉处,至叶脉处之表皮细胞则小,多由纤维细胞所取代;叶脉内靠近上下表皮处具有数层纤维细胞分布;叶脉内具1个维管束,属闭锁并立型,周围有纤维束包围,导管数个,直线排列,韧皮部细胞则不明显。栅状组织无通过主脉。下表皮细胞形状为长方形,细胞璧具微波状,气孔多位于下表皮,呈哑铃形。非线毛大多分布于下表皮,形状短尖,长度100~150μm。
2.茎横切面
表皮由1列细胞组成,细胞呈圆形或类圆形。皮层3~5层细胞组成,皮层之下则有数层纤维细胞排列紧密呈连续环状;茎部维管束散生,大小不一,周围亦有纤维包覆。纤维束细长,壁厚,孔沟不明显。
3.导管型态 以螺纹导管及环纹导管为主
HPLC指纹图谱
检液及样品配制方式
(1)内标准液(I.S)配置
取0.5g Acetophenone置于250mL定量瓶中,以70%乙醇(EtOH)溶解定容至刻度,作为内标准液(I.S.)。
(2) 萃取方式
将淡竹叶药材以粉碎机打成粉末,精秤1 g粉末,置入50mL离心管中,加入8 mL 70% EtOH,超音波(Bornson 5210/8510)震荡15分钟,以Hermle Z-400离心机2500RPM转速离心10 min,取上层液,残渣再加入8 mL 70% EtOH,超音波震荡15分钟,重复共三次。将三次的上层液合并,加入1mL内标准液,以70% EtOH定容至25 mL作为检测液。
化学指纹图谱建立
(1)共有指纹峰的标定
取HPLC检测淡竹叶药材所得的HPLC层析图谱,标定各批淡竹叶药材指峰出现之时间及相对时间(指峰出现时间除内标物I.S.时间),做为该药材必有指峰出之现参考依据,Peak挑选条件如下:
Slope Sensitivity | Peak Width | Area Reject | Height Reject |
10 | 0.01 | 100 | 8 |
(2) 共有指纹峰相对滞留面积的比值
以HPLC检测淡竹叶样品的层析图谱,计算各指峰相对滞留面积,将各指峰绝对滞留面积除以内标物(I.S.)绝对滞留面积,作为指峰相对滞留面积。各指峰相对滞留面积除以参照物指峰相对滞留面积(参照物指峰相对滞留面积选取要求,峰面积相对较大且较稳定的共有峰),计算出各指峰相对滞留面积与参照物峰相对滞留面积的比值,做为指峰相对滞留面积比值。
(3) 化学指纹雷达图谱制作
将淡竹叶药材以HPLC检测分析得其UV吸收指峰图谱,标记编号各指峰时间,计算药材各指峰相对面积比值平均值,并求得S.D值与相对应之化合物编号。以HPLC图谱中各指峰编号为外围圆圈坐标,相对应于指峰编号之相对面积比值为该坐标轴的数值,并标出±S.D值,制作成简易清楚之药材化学指纹雷达图谱。
淡竹叶的化学成分
茎、叶含三萜化合物:芦竹素(cylindrin),印白茅素(arundoin),蒲公英赛醇(taraxerol),无羁萜(friederin)。地上部分含酚类成分,氨基酸,有机酸,糖类。
版权申明:转载请注明 植提网 » 淡竹叶Herba Lophatheri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没有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估和确认,来自公开发表的文献,由植提网整理发布,仅供参考。
如果您想对该产品信息进行补充请在文章后留言或者联系我们网站客服,将有机会获得免费企业或个人推广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