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提取物概述
品名:番红花提取物
英文名:Crocus Sativus Extract
主要成分:花色甙
提取来源:番红花花朵
外观:棕色粉末
含量:10:1(%)
应用剂型:多种
临床应用:活血通径、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打损伤。
包装:纸板桶 铝箔
保存期:24(月)
植物提取物详细介绍
原料简介
番红花又称藏红花、西红花,是一种鸢尾科番红花属的多年生花卉,也是一种常见的香料。是西南亚原生种,最早由希腊人人工栽培。主要分布在欧洲、地中海及中亚等地,明朝时传入中国,《本草纲目》将它列入药物之类,中国浙江等地有种植。
番红花球茎扁圆球形,直径约3厘米,外有黄褐色的膜质包被。叶基生,9-15枚,条形,灰绿色,长15-20 厘米,宽2-3毫米,边缘反卷;叶丛基部包有4-5片膜质的鞘状叶。花茎甚短,不伸出地面;花1-2朵,淡蓝色、红紫色或白色,有香味,直径2.5-3厘米;花被裂片6,2轮排列,内、外轮花被裂片皆为倒卵形,顶端钝,长4-5厘米;雄蕊直立,长2.5厘米,花药黄色,顶端尖,略弯曲;花柱橙红色,长约4厘米,上部3分枝,分枝弯曲而下垂,柱头略扁,顶端楔形,有浅齿,较雄蕊长,子房狭纺锤形。蒴果椭圆形,长约3厘米。花柱及柱头供药用,即番红花。
化学成分
番红花其中含有挥发油(主要成分为三 甲基环己烯衍生物)、类胡萝卜素及其苷类化合物、胡萝卜素类化合物、氨基酸、三甲基环己烯衍生物的苷类化合物及皂苷;花被中含有黄酮及其苷类化合物。
挥发油:从植物的柱头分离得到的挥发油成分有30多个,其中包括2-苯基乙醇、萘 、2-丁烯酸内酯、高级脂肪酸(如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及一些三甲基环己烯衍生物。
共轭多烯及其苷类: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类胡萝卜素及其苷类 ,另一类为 胡萝卜素。
黄酮类:主要是从番红花的花被中分到的[8~10],分别为山柰酚、黄芪苷 和
helichrysoside、山柰酚-3-O-葡萄糖-(1→2)-6-乙酰基葡萄 糖 苷、山柰酚-3-O-葡萄糖-(1→2)-葡萄糖苷、槲皮素、翠雀素、翠 雀素-3,5-二葡萄糖苷和3-甲基花翠素及miricetin 等。
三甲基环己烯衍生物的苷类化合物:分得了3个化合物 (Ⅹ Ⅵ Ⅰ ~Ⅺ Ⅹ),为葡萄糖苷;还有一个辛二烯酸衍生物的葡萄糖酯 (Ⅹ Ⅹ)
药理作用
Hartwel总结了番红花作为抗癌制剂的应用,并指出该植物对肝、脾 、肾、胃、子宫等癌症均有疗效。近年来 Nair 等人研究了番红花提取物的抗 癌活性,将3种癌细胞分别移植到小鼠体内,然后以番红花提取物对它们进行治疗。结果发现用药小鼠的癌症发病率相对低于对照组,而寿命则相对延长。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番红花提取物有细胞毒性,在较低的浓度下对上述3种癌细胞敏感,而对正常的脾细胞却不敏感 。药理实验还证实,番红花提取物对肝、肾、膀胱等器官无任何毒性。同时,番红花提取物 与顺铂同时使用可降低顺铂的毒性。
对番红花中活性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藏花酸 (crocetin) 和藏花素 (crocin) 两个化合物 上。Gainer 等人证实,藏花酸可减少癌细胞数目,并延迟它们的发病;Mathews以裸鼠为实验对象,证实藏花酸可有限地抑制由9,10-二甲基-1,2-苯 并蒽及巴豆油诱发的皮肤癌,但无明确的证据证明它对 UV-B 诱发的皮肤癌有效。Abdullaev研究了藏花酸对3种恶性人体细胞系 (HeLa、A549及VA13) 的抑制活性。将 这些细胞以藏花酸培养3 h 就会对其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产生剂量依赖的抑制。
藏花酸及藏花素的另一个重要活性就是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Paramonova 等人经过研究后认为该作用可能是由于藏花酸或藏花素能和形成一种复合物从而降低了的氧化能力而形成的。
保护肝脏是藏花素的另一个作用。研究证实,藏花素可以减小黄曲霉毒素B1对肝
脏的损 伤,而其本身对肝功无影响。还有实验证实,藏花酸对肝脏的急性毒物损伤也 有保护作用。
在印度的草药疗法中,番红花被认为是滋补剂及非特异免疫功能增强剂。它的提
取物对动物 和人都有抗应激和抗焦虑活性。1989年 Ghosal 等人从该植物中分到了一个新化合物 mangicrocin,并证实该化合物有较强的“适应原”样活性。进一步的研究证实,其 分子中的有效部位为xanthone片段,而类胡萝卜素片段则没有这种活性。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没有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估和确认,来自公开发表的文献,由植提网整理发布,仅供参考。
如果您想对该产品信息进行补充请在文章后留言或者联系我们网站客服,将有机会获得免费企业或个人推广资格
谱尼测试,提供番红花提取物等植物提取物检测服务,检测项目,微量元素、重金属、微生物、维生素、农残、邻苯、固废、二噁英等等项目,如有需要请联系我:QQ2540086688 13586775007 (微信同号)罗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