豨莶为一年生草本,高20~100 cm;茎直立,小枝紫红色,上部假分枝,全株被毛。单叶对生,中部叶纸质,卵状长椭圆形至三角状卵形。
豨莶基本资料
植物学名 : Sigesbeckia orientalis Linn.
药材中文名 : 豨莶
基原 : 为菊科Compositae植物豨莶Sigesbeckia orientalis Linn.、腺梗豨莶Sigesbeckia pubescens Makino 或毛梗豨莶Sigesbeckia glabrescens Makino的干燥地上部分。
使用部位 : 干燥地上部分
主产地 : 台湾
生产地 : 分布于中国大陆陜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台湾全境低、中海拔处开阔地。
采收及加工 : 于花期前割取全草,去除杂质,晒至半干时,置于通风处晾干。
药材拉丁名 : Herba Siegesbeckia
药材别名 : 豨莶草《海上方》,火莶、猪膏莓、虎膏、狗膏《新修本草》,猪膏草《本草拾遗》,粘糊菜《救荒本草》,希仙、虎莶《纲目》,皱面地葱花《百一选方》,肥猪苗《分类草药性》,母猪油《现代实用中药》,棉苍狼、粘强子《江苏省植物药材志》,粘不扎《东北药用植物志》,虾钳草、铜锤草《广西中药志》,土伏风、金耳钩、冇骨消《闽南民间草药》,黄花草、猪母菜《福建民间草药》,猪冠麻叶、四稜麻、大接骨《湖南药物志》,老奶补补丁、野芝麻、毛擦拉子、大叶草《江苏药材志》,棉黍棵《山东中药》,老陈婆、油草子《江西草药》,老前婆、野向日葵、牛人参《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苦草、猪屎菜(台湾)。
通用拼音 : Si Cian
汉语拼音 : Xi Qian
豨莶药材性状
全株被毛,嫩枝红紫色。叶对生,叶片为卵状长椭圆形至三角状卵形,基部截形至尖形,先端渐尖,叶缘锯齿状,两面皆被短毛。花为头状花序,呈黄色具长梗,长梗亦被毛。地下根。
豨莶的化学成分
茎含9β-羟基-8β-异丁酰氧基木香烯内酯(9β-hydroxy-8β-isobutyryloxycostunolide),9β-羟基-8β-异丁烯酰氧基木香烯内酯(9β-hydroxy-8β-methacryloxycostunolide),8β-异丁酰氧基-14-醛基-木香烯内酯(8β-isobutyryloxy-14-al-costunolide),14-羟基-8β-异丁酰氧基-1β,10α-环氧木香烯内酯(14-hydroxy-8β-isobutyryloxy-1β,10α-epoxycostunolide),海松四醇(pimara-8(14)en-2β,15,16,19-tetraol),双羟基栲利酸(16,17-dihydroxy-16β-kauran 19-oic acid),倒脱(darutoside),异倒脱(C9-clucopyranosyl),豨莶环酮(orientalide)。
版权申明:转载请注明 植提网 » 豨莶(Herba Siegesbeckia)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没有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估和确认,来自公开发表的文献,由植提网整理发布,仅供参考。
如果您想对该产品信息进行补充请在文章后留言或者联系我们网站客服,将有机会获得免费企业或个人推广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