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二年生草本,高1-2m。根粗壮,肉质,圆锥形。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带紫褐色,有纵条棱。基生叶大形,丛生,有长柄;茎生叶互生;叶片长卵形或广卵形,长20-50cm,宽15-40cm。先端钝,具刺尖,基部常为心形,全缘或具不整齐波状微齿,上面绿色或暗绿色。具疏毛,下面密被灰白色短绒毛。头状花序簇生于茎顶或排列成伞房状,直径2-4cm,花序梗长3-7cm,表面有浅沟,密被细毛;总苞球形,苞片多数,覆瓦状排列,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先端钩曲;花小,红紫色,均为管状花,两性,花冠先端5浅裂,聚药雄蕊5,与花冠裂片互生,花药黄色;子房下位,1室,先端圆盘状,着生短刚毛关冠毛;花柱细长,柱头2裂。瘦果长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灰褐色,具纵棱,冠毛短刺状,淡黄棕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牛蒡子基本资料
植物学名 : Arctium lappa L.
药材中文名 : 牛蒡子
基原 : 为菊科Compositae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 L. 的成熟果实。
使用部位 : 果实
主产地 : 中国大陆
生产地 : 分布于中国大陆东北、西北、中南、西南及河北、山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广西等地,主產於东北、浙江等地。以东北产量大,称作「关粒子」,浙江桐乡产者质佳,称作「杜大力」。
采收及加工 : 7~8月果实呈灰褐色时,分批采摘,晒干。
药材拉丁名 : Fructus Arctii
药材别名 : 恶实《别录》,鼠粘子《本草图经》,蜀粘子《珍珠囊》,大力子《卫生易简方》,毛然然子、黑风子《青海药材》,毛锥子(贵州),粘苍子(辽寧),大牛子(山西),牛子(陜西、山东),土大桐子,万把鉤、鼠尖子(江苏)。
通用拼音 : Niu Bang Zi
汉语拼音 : Niu Bang Zi
药材性状
本品果实呈倒长卵形,稍弯曲,长4.7~6.5mm,直径2.0~2.3mm。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散有不规则紫黑色斑点。具较明显的纵脊,中肋有时明显突出。两端平截,较粗大的一端圆盘状,1凹窝,为果柄痕。果皮坚硬,种皮淡黄白色,中央的胚具肥厚的子叶3枚,胚裂位於子叶基部的接合面之间,富油性,味苦微辛,久嚼稍麻舌。
组织鑑定
果实横切面
外果皮为1列大小不等的类方形薄壁细胞,壁弯曲,大多破裂;外角质层。中果皮厚薄不匀,细胞壁稍厚,微木化;於稜脊处偶有小形维管束。内果皮狭窄,为暗棕黄色的颓废细胞层,细胞界限不清,为1列草酸钙方晶所充填,形成结晶层;含晶细胞界限不分明)。种皮最外为1列栅状细胞,多扭曲,排列紧密,长77.5~103.5μm,直径7.5~15.8μm,壁甚厚,层纹明显;营养层为数列薄壁细胞,常颓废不清。子叶细胞充满糊粉粒及脂肪油滴,并偶有细小的草酸钙簇晶,有时可见小方晶。
HPLC指纹图谱
检液及样品配制方式
(1)内标准液(I.S)配置
取0.2g苯甲醛置於250mL的定量瓶中,以70%乙醇(EtOH)溶解后定容到刻度,作为内标準液(I.S.)。
(2) 牛蒡子指标成份Arctigenin及Arctiin配製
Arctigenin
取Arctigenin 10mg置於50mL定量瓶中,以70%EtOH溶液定容至50mL,配置成为标準母液。分别取标準母液1, 3, 5, 7, 9 mL,置於10mL定量瓶中,以70% EtOH定容至10mL,共得五个浓度分别以STD1、STD2、STD3、STD4、STD5表示。
Arctiin
取Arctiin 115mg置於50mL定量瓶中,以70%EtOH溶液定容至20mL,配置成为标準母液。分别取标準母液1,2, 3, 4, 5 mL,置於10mL定量瓶中,以70% EtOH定容至10mL ,共五得个浓度分别以STD6、STD7、STD8、STD9、STD10表示。
将上述共计十个浓度指标成分溶液,以最适HPLC分析条进行分析,各浓度重复三次,取其平均值製作检量线(y=ax+b, y=peak area, x=concentration),并检测各批牛蒡子药材样品,计算出药材样品中Arctigenin及Arctiin的含量(mg/g)。
(3)萃取方式
将牛蒡子药材以粉碎机打成粉末。精秤1 g粉末,置入50mL离心瓶中,加入8 mL 70% EtOH水溶液后,超音波(Bornson 5210/8510)震盪15分鐘,以Hermle Z-400离心机2500RPM 转速离心10 min,取上层液,残渣再加入8 mL 70% EtOH超音波震盪15分鐘,重复共三次。将三次的上层液合併,加入1mL内标準液(苯甲醛),以70% EtOH定容至25 mL作为检测液。
化学指纹图谱建立
(1)共有指纹峰的标定
取HPLC检测牛蒡子药材所得的HPLC层析图谱,标定各批牛蒡子药材指峰出现之时间及相对时间(指峰出现时间除内标物I.S.时间),做为该药材必有指峰出之现参考依据
(2) 共有指纹峰相对滞留面积的比值
以HPLC检测牛蒡子样品的层析图谱,计算各指峰相对滞留面积,将各指峰绝对滞留面积除以内标物(I.S.)绝对滞留面积,作为指峰相对滞留面积。各指峰相对滞留面积除以参照物指峰相对滞留面积(参照物指峰相对滞留面积选取要求,峰面积相对较大且较稳定的共有峰),计算出各指峰相对滞留面积与参照物峰相对滞留面积的比值,做为指峰相对滞留面积比值。
(3) 化学指纹雷达图谱製作
将牛蒡子药材以HPLC检测分析得其UV吸收指峰图谱,标记编号各指峰时间,计算药材各指峰相对面积比值平均值,并求得S.D值与相对应之化合物编号。以HPLC图谱中各指峰编号为外围圆圈座标,相对应於指峰编号之相对面积比值为该座标轴的数值,并标出±S.D值,製作成简易清楚之药材化学指纹雷达图谱。
化学成分
含牛蒡甘(arctiin),水解生成牛蒡甘元(arctigenin)及葡萄糖(glucose)。又含罗汉松脂酚(matairesinol),络石甘元(trachelogenin),倍半木质素AL-D及AL-F(sesquilignan AL-D、AL-F)。种子含牛蒡甘,牛蒡酚A、B、C、D、E、F、H(lappaol A、B、C、D、E、F、H)。又含脂肪油,其中脂肪酸成份有:花生酸(arach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棕櫚酸(palmitic acid)和亚油酸(linoleic acid)。
指标成分
Arctiin (牛蒡子甘)
化学式:
C27H34O11
分子式: C27H34O11
分子量: 534.55 (g/mole)
熔点:102~106 °C
UV l nm: 230 nm
TLC:
薄层板:Silica Gel 60 F254
展开溶剂:氯仿/甲醇=6/1
检出方式:UV 254 nm
显色剂:10%瞵鉬酸,加热呈墨绿色
Rf值:0.31
HPLC分析条件:
分析管柱:18-AR (4.6´250 mm)
移动相:Acetonitrile/H2O=45/55
流速:1 mL/min
侦测波长:230 nm
来源:菊科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 L.)的乾燥成熟果实。
Arctigenin (牛蒡子甘元)
化学式:C21H24O6
分子量: 372.38 (g/mole)
熔点: 98~101 °C
UV l nm: 232 nm
TLC:
薄层板:Silica Gel 60 F254
展开溶剂:正己烷/乙酸乙酯 (5:1)
检品浓度:1200 mg/mL
点注量:15 mL、检出方式:UV 254nm
显色剂:10%磷鉬酸,加热呈墨绿色
Rf值:0.2
HPLC分析条件:
分析管柱:Cosmosil 5C 18-AR (4.6´250 mm)
移动相:氰甲烷/水=45/55(v/v)
流速:1 mL/min
侦测波长:230 nm
来源:菊科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 L.)的乾燥成熟果实。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没有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估和确认,来自公开发表的文献,由植提网整理发布,仅供参考。
如果您想对该产品信息进行补充请在文章后留言或者联系我们网站客服,将有机会获得免费企业或个人推广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