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提网-植物提取物行业百科全书(始于2011年)『声明:本站不参与任何植物提取物产品销售事宜,目前网上出现以植提网进行宣传的网站皆与本站无关,植提网官网请认准www.pewiki.net,以防上当受骗』

马兜铃Fructus Aristolochiae

2013-01-22    分类:植物原料    0人评论

植提网有您找的植物提取物信息

纸质藤本。叶纸质;叶柄柔弱,长2-7cm;叶片卵状心形或三角状心形,长3-13cm,宽3-10cm,先端短尖或钝,基部心形,两侧裂片圆形,下垂或扩展,边全缘;基出脉5-7条。总状花序有花2-8朵生于叶腋;花序梗和花序轴极短或近无;花梗长1-2cm,小苞片卵形,具长柄;花被长2-3cm,基部膨大呈球形,向上收狭呈一长管,内面具腺体状毛,管口扩大呈漏斗状;檐部一侧极短,有时边缘下翻或稍2裂,另一侧扩大成舌片;舌片卵状披针形,先端长渐尖具延伸成1-3cm线形而弯扭的尾尖,黄绿,常具紫色纵脉和网纹;花药贴生于合蕊柱近基部;子房圆柱形,6棱;合蕊柱先端6裂,裂片向下延伸成波状圆环。朔果宽倒卵形或椭圆状倒卵形,长3-6.5cm,先瑞圆形而微凹,6棱,成熟时由基部向上6瓣开裂;果便下垂,随果开裂。种子三角状心形,扁平,有小疣点,具浅褐色膜质翅。花期5-7月,果期8-10月。

马兜铃基本资料

马兜铃Fructus Aristolochiae

马兜铃Fructus Aristolochiae

植物学名 : Aristolochia contorta Bge.

药材中文名 : 马兜铃

基原 : 为马兜铃科Aristolochiaceae植物马兜铃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et Zucc.或北马兜铃Aristolochia contorta Bge.的果实。

使用部位 : 果实

主产地 : 中国大陆

生产地 : 分布于中国大陆东北、华北及陜西、甘肃、宁夏、山东、山西等省,主产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湖南。

采收及加工 : 9~10月采摘,晒干。

药材拉丁名 : Fructus Aristolochiae

药材别名 : 兜铃《新修本草》,马兜零《蜀本草》,马兜苓《珍珠囊》,水马香果《江苏植物药材志》,葫芦罐《东北药用植物志》,臭铃铛《河北药材》,蛇参果《四川中药志》。

通用拼音 : Ma Dou Ling

汉语拼音 : Ma Dou Ling

马兜铃的药材性状

呈卵圆形或长卵形,长3~7cm,直径2~4cm。表面黄绿色、灰绿色或棕褐色,有纵稜线12条,由稜线分出多数横向平行的细脉纹。顶端平钝,中央微凹。基部有细果柄,长2~6cm。果皮轻而脆,易裂为6瓣,果柄也分裂为6条。种子扁平而薄,钝三角形或扇形,长6~10mm,宽8~12mm,边缘有翅,淡棕色。

马兜铃的组织鉴定

1.种子横切面

种子最外层为1列类方形棕色细胞组成,细胞壁略厚;其内由2~3列孔纹细胞及梯纹细胞组成,壁微木化。次为1列棕色小型木化细胞,向内有2列木化细胞。薄壁细胞2列,但不明显。胚乳细胞的细胞壁较薄,细胞呈不规则形,直径约40μm,内含丰富脂肪油,脂肪油直径约5~10μm。组织向内依序为薄壁细胞、木化细胞、棕色细胞、孔纹和梯纹细胞及表皮。

2.果皮横切面

最外为外果皮细胞1列,呈类长方形,长约20μm 。次为中果皮,由10~12列厚角细胞组成,其下方可见纤维、石细胞及棕色物质散生;纤维有二种,一为细胞较小,壁略厚,略木化,直径约15~30μm,另一种为细胞较大,长径约50~120μm;石细胞孔纹明显,长径约200~300μm。维管束呈断续排列,为外韧型维管束。韧皮部因干燥复水,多萎缩。其下有宽阔的薄壁组织,约占果皮切面的1/2;此薄壁细胞易破碎,组织松散,意即外果皮易与内果皮剥离。内果皮由2~4列厚壁细胞组成,厚壁细胞呈类圆形,直径约10~35μm。果皮纵切面以环纹导管为主,尚可见到阶纹导管。

HPLC指纹图谱

检液及样品配制方式

(1)内标准液(I.S)配置

取0.25g 苯甲酸置于250mL定量瓶中以 70%乙醇(EtOH)定容到刻度,作为内标准液(I.S.)。

(2) 萃取方式

将马兜铃药材以粉碎机打成粉末,精秤1 g粉末,置入50mL离心瓶中,加入8 mL 70%乙醇(EtOH)溶液后,超音波(Bornson 5210/8510)震荡15分钟,以Hermle Z-400离心机2500RPM 转速离心10 min,取上层液,残渣再加入8 mL 70% EtOH超音波震荡15分钟,重复共三次。将三次的上层液合并,加入1mL内标准液(苯甲酸),以70% EtOH定容至25 mL作为检测液。

化学指纹图谱建立

(1)共有指纹峰的标定

取HPLC检测马兜铃药材所得的HPLC层析图谱,标定各批马兜铃药材指峰出现之时间及相对时间(指峰出现时间除内标物I.S.时间),做为该药材必有指峰出之现参考依据,Peak挑选条件如下:

Slope Sensitivity Peak Width Area Reject Height Reject
10 0.01 100 10

 

(2) 共有指纹峰相对滞留面积的比值

以HPLC检测马兜铃样品的层析图谱,计算各指峰相对滞留面积,将各指峰绝对滞留面积除以内标物(I.S.)绝对滞留面积,作为指峰相对滞留面积。各指峰相对滞留面积除以参照物指峰相对滞留面积(参照物指峰相对滞留面积选取要求,峰面积相对较大且较稳定的共有峰),计算出各指峰相对滞留面积与参照物峰相对滞留面积的比值,做为指峰相对滞留面积比值。

(3) 化学指纹雷达图谱制作

将马兜铃药材以HPLC检测分析得其UV吸收指峰图谱,标记编号各指峰时间,计算药材各指峰相对面积比值平均值,并求得S.D值与相对应之化合物编号。以HPLC图谱中各指峰编号为外围圆圈坐标,相对应于指峰编号之相对面积比值为该坐标轴的数值,并标出±S.D值,制作成简易清楚之药材化学指纹雷达图谱。

马兜铃的化学成分

北马兜铃果实含有机酸类:马兜铃酸A、B、C、D (aristolochic acid A、B、C、D),木兰花硷(magnoflori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

马兜铃的指标成分

Sesamin (芝麻素)

化学式:C20H18O6

CAS No: 607-80-7

分子式: C20H18O6

分子量: 354.34 (g/mole)

熔点: 121.8-123.0 ℃

UV lnm: 287, 236, 208

IRKBrmaxcm-1: 2850, 1605, 1500, 1445, 1365, 1250, 1195, 1120, 1095, 1060, 1035, 970, 930, 860, 760

TLC:

展开溶媒:正丁醇:水:冰醋酸=7:2:1

点 注 量:2ml

展开距离:8cm

检测方法:UV254nm下检测

结    果:在Rf=0.68处有黑色斑点

HPLC分析条件:

分析管柱:Inertsil ODS-2, 5μm 4.6×250mm

移动相:A:Acetonitrile/Methanol=80:20 (v/v)

B:0.1% H3PO4

流速:1mL/min

侦测波长:240nm

冲提程序:

Time (min) A (%) B (%)
0 10 90
40 90 10

 

来源:芝麻科植物芝麻(Sesamum indicum)种子油,芸香科刺花椒(Zanthoxylum acanthapodium)茎皮;胡椒科荜发(Piper longum)种子和亦参科毛泡桐(绒叶泡桐)(Paulownia tomentosa)木材部中含右旋芝麻素。而芸香科秦椒(Zanthoxylum piperitum)茎皮,山地芸香(Ruta Montana);木兰科Magnolia mutabilis叶;马兜铃科细辛(Asarum sieboldii)根以及五加科Eleutherococcus senticosus中则含左旋芝麻素,芸香科崖椒属(Fagara)的一些植物中含消旋混合物。另外,本品还存在于五加科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根、无梗五加(A. sessiliflorus)根;菊科洋艾(Artemisia absinthium)根;唇形科茸毛山香(Hyptistomentosa)枝、叶和花。

制备方法:取细辛粉末,用乙醇提取,回收乙醇,再用水蒸气蒸馏以分离细辛中的挥发油。蒸馏后的残留物加乙醚提取,回收乙醚,残留物溶于乙醇中,加入醋酸铅的乙醇溶液,,滤除铅盐沈淀,通硫化氢气体至滤液中,沈淀过量的铅离子,过滤,得滤液浓缩,放置后,细辛脂素首先结晶出来,随后继续浓缩母液,又有甾醇类及细辛脂素和芝麻脂素混合物结晶析出。将混合物加乙醚处理,细辛脂素在乙醚中易溶解,芝麻脂素难于溶解,二者借以分离。再分别重结晶精制,可得纯品。

 

 

 

版权申明:转载请注明 植提网 » 马兜铃Fructus Aristolochiae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没有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估和确认,来自公开发表的文献,由植提网整理发布,仅供参考。

如果您想对该产品信息进行补充请在文章后留言或者联系我们网站客服,将有机会获得免费企业或个人推广资格
植提网有您找的植物提取物信息
继续查看有关 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还看过

我来说说

*

*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