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缘藤本;茎木质化,长1~6 m,径3~10 mm,枝条长20~60 cm,直至之字形弯曲,疏生刺。叶互生,薄革质,常呈卵圆形或阔椭圆形,长2~8 cm,宽2~6 cm,先端圆形至浅波形,基部圆形,叶背蓝绿色,有时具粉霜;叶柄长10~15 mm,宽1~1.2 mm,鞘长6~10 mm;卷须长0~15 cm。雌雄异株,单生繖形花序着生于当年生的嫩枝上,总花梗长1~4 cm。
菝葜基本资料
植物学名 : Smilax china L.
药材中文名 : 菝葜
基原 : 为百合科Liliaceae植物菝葜Smilax china L.的根茎。
使用部位 : 根茎
主产地 : 台湾
生产地 : 分布于中国大陆华东、中南、西南等地。台湾全境低中海拔处可见。
采收及加工 : 2月或8月挖采根茎,除净泥土及须根,晒干。
药材拉丁名 : Rhizoma Smilacis Chinae
药材别名 : 金刚根《日华子》,金刚骨《儒门事亲》,山梨儿、铁刷子《救荒本草》,铁菱角《纲目》,金刚刺《医林纂要‧药性》,金刚头、假萆 、山菱角、霸王刺《岭南采药录》,沟谷刺、金巴斗、豺狗刺《中国树木分类学》,马甲、硬钣头、冷钣头《广西植物志》,龙爪菜《贵州民间方药集》,普贴《福建民间草药》,鸡肝根、路边刷《广西中兽医药植物志》,铁刺苓《浙江民间草药》,钣巴锋、冷钣巴《四川中药志》,金刚鞭《江西民间草药验方》,马鞭宫《常用中草药手册》,马加刺兜、马加勒《中草药学》。
通用拼音 : Ba Ci
汉语拼音 : Ba Qi
菝葜药材性状
根茎粗厚、坚硬,不规则形状,茎疏生钝刺。叶互生,叶片薄革质,卵形,基部心形,先端钝尖,叶背淡绿色。
菝葜组织鉴定
1.根茎部横切面
最外层为6~7层木栓细胞组成,细胞细小,呈圆形或椭圆形;其下有1~2层木栓形成层。其次为皮层,由数层细胞组成,皮层中可见石细胞散布。接着为中柱,占根茎部主要部分,在皮层与中心部交接处有1~2层的石细胞
,常会脱落,而造成表皮与中柱分离;中柱大多已木质化,散生许多维管束,属有限外韧维管束,每一维管束的周围均包围着纤维束,明显易见;根茎部中可见草酸钙针晶由细胞中散出;中柱含大量柔细胞,柔细胞内含淀粉粒。淀粉粒为复粒,脐点为裂缝状,大小2~5μm。
2.叶横切面
叶部主脉横切,表皮是由1~2层细胞组成,表皮细胞细小且内含色素。柔细胞排列紧密;维管束有五束,呈菊花心排列,每个维管束周围也有明显的纤维束包覆,纤维之细胞壁呈同心圆增厚。叶片中的脉间带细胞常可见草酸钙针晶束,长度50~100μm。
3.导管型态
以网纹导管为主,其次为螺纹导管及有缘孔纹、阶纹导管。
4.根茎部富含纤维,甚长,孔沟明显
HPLC指纹图谱
检液及样品配制方式
(1)内标准液(I.S.)配置
取0.2507g Caffeic acid置于250mL定量瓶中,以70%乙醇(EtOH)溶解定容至刻度,作为内标准液(I.S.)。
(2)萃取方式
将菝葜的茎、叶和果实分别以粉碎机打成粉末,精秤1g粉末,置入50mL离心管中,加入8 mL 70% EtOH水溶液后,超音波(Bornson 5210/8510)震荡15分钟,以Hermle Z-400离心机2500rpm 转速离心10 min,取上层液,残渣再加入8 mL 70% EtOH超音波震荡15分钟,重复共三次。将三次的上层液合并,置于25mL定量瓶中,并以70% EtOH定容至25 mL。取0.4mL内标准液(Caffeic acid)及9.6mL萃取液混合至10mL,作为检测液。
化学指纹图谱建立
(1) 共有指纹峰的标定
取HPLC检测菝葜的茎、叶或果实所得之HPLC层析图谱,标定各批菝葜药材指峰出现之时间及相对时间(指峰出现时间除内标物I.S.时间),做为该药材必有指峰出之现参考依据,Peak挑选条件如下:
Slope Sensitivity | Peak Width | Area Reject | Height Reject |
10 | 0.01 | 100 | 16 |
(2) 共有指纹峰相对滞留面积的比值
以HPLC检测菝葜样品的层析图谱,计算各指峰相对滞留面积,将各指峰绝对滞留面积除以内标物(I.S.)绝对滞留面积,作为指峰相对滞留面积。各指峰相对滞留面积除以参照物指峰相对滞留面积(参照物指峰相对滞留面积选取要求,峰面积相对较大且较稳定的共有峰),计算出各指峰相对滞留面积与参照物峰相对滞留面积的比值,做为指峰相对滞留面积比值。
(3) 化学指纹雷达图谱制作
将菝葜的茎、叶或果实以HPLC检测分析得之UV吸收指峰图谱,标记编号各指峰时间,计算药材各指峰相对面积比值平均值,并求得S.D值与相对应之化合物编号。以HPLC图谱中各指峰编号为外围圆圈坐标,相对应于指峰编号之相对面积比值为该坐标轴的数值,并标出±S.D值,制作成简易清楚之药材化学指纹雷达图谱。
菝葜的化学成分
根含菝葜素(smilaxin),异黄杞苷(isoengeletin),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山奈素(kaempferide),二氢山奈素(dihydrokaempferide),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谷甾醇葡萄糖苷(β-sitosteroylglucoside),薯蓣皂苷的原皂苷元A(prosapogenin A of dioscin),薯蓣皂苷(dioscin),纤细薯蓣皂苷(gracillin),甲基原纤细薯蓣皂苷(methylprotogracillin),甲基原薯蓣皂苷(methylprotodioscin)等。新替告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neotigogenn-3- O-α-L-rham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新替告皂苷元-3-O-β-D-吡喃葡萄糖-(1→4)-O-[α-L-吡喃鼠李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neotigogenn-3- O-β-D-glucopyranosyl-(1→4)-O-[α-L- rham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伪原薯蓣皂苷(pseudoprotodioscin),异娜草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1→2)-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苷{isonarthogenin-3- O-α-L-rhamnopyranosyl-(1→2)-O-[α-L- rhamnopyranosyl-(1→4)-β-D-glucopyranoside},薯蓣皂苷元(diosgenin)。
菝葜的指标成分
Sarsasapogenin (洋菝契皂苷元)
化学式:C27H44O3
分子式: C27H44O3
分子量: 416.65 (g/mole)
熔点: 199.5-201.5 ℃
UV lnm: 201
IRKBrmaxcm-1: 3600, 1470, 1455, 1385, 1175
TLC
展开溶媒:甲苯:丙酮=4:1
点 注 量:5 mL,10 mg/mL
展开距离:8 cm
检测方法:硫酸乙醇(1:1),105℃下烘5分钟,UV 366 nm下检测
结 果:在Rf=0.51处有蓝紫色亮点
来源:百合科植物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dies Bge.)的根茎,或百合科植物菝契属(Smilax spp.)及天门冬属(Asparagus spp.)多种植物皂苷的水解产物。
版权申明:转载请注明 植提网 » 菝葜(Rhizoma Smilacis Chinae)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没有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估和确认,来自公开发表的文献,由植提网整理发布,仅供参考。
如果您想对该产品信息进行补充请在文章后留言或者联系我们网站客服,将有机会获得免费企业或个人推广资格